N本报记者 叶琦
本报讯 知分填志愿,易形成各录取院校在高考分数上的“断层”和考生志愿的“扎堆”,相差一分都可能导致落选。昨日下午,省高招办主任林其天提醒考生,选定第一志愿后,参考志愿最好以20分为一个档次拉开差距,确保在第一志愿落选后,参考志愿能够“托底”。
本科计划招生数
据介绍,今年我省高招计划招收18.8万人,其中,本一批文科计划招生2700人,理科计划招生12700人;本二批文科计划招生14400人,理科计划招生30000人;本三批文科计划招生5000人,理科计划招生8400人。这些具体招生人数,为考生准确定位提供参考。
“临界线”考生
要给自己留余地
林其天举例说,即使考生知道自己的分数是在全省理工类的第200名,如果北大和清华各在福建省录取100名理工类的学生,考生仍然无法确定是要填报清华还是北大,因为他弄不清楚排在他前面的199名考生中,报清华的多,还是报北大的多。
因此,考生家长和招办人员都要有风险意识,要引导真正有实力的考生选报相应层次的高校;对于处于录取“临界线”的考生,要慎重选择志愿,不能因为自我感觉良好就盲目报考,而要给自己留有余地。
选择志愿
注意四件事
提醒考生及家长,首先,不要听信社会上所谓权威人士的录取线预测。其次,建议考生参考近三年全国院校在闽招生录取情况,包括最高分、最低分、平均分等信息,了解自己的成绩可能被哪些院校录取,准确定位。第三,考生和家长在初步选择所要填报的学校后,要充分与院校联系,了解院校的招生章程、专业级差、录取规定、体检要求等,判定是否与自己志向相符。第四,普通高考文史类与理工类不能跨报;普通高考与“高职单招”不能跨报;“高职单招”按13类考试,按六大类招生,各大类之间不能跨报;体、音、美专业成绩不上线的要直接填报理工(或文史类)志愿。
□特别提醒
6月19日,本报将特邀近年来致力于研究高考志愿填报的专家———泉州五中高级教师杨永清来榕举办专场讲座,指导考生家长分析应用近三年我省高招各类信息,为考生家长正确填报志愿出谋划策。现场还将赠送由杨老师独家编制的“2005年高考填报志愿高校位次表”。
讲座地点:福州五一广场东侧省科技馆二楼第二学术报告厅;时间:19日9:30~11:00。
为此,本报开设4个购票地点和咨询热线:
华林零售站:华林路84号,报社印刷厂隔壁,87830435
仓山零售站:仓山区下藤路311号福藤苑4-15店,83458862
杨桥零售站:杨桥西路141号第10间店面,83790310
福新零售站:岳前路33号,汇杰公寓12号店,83659052